“让非遗活在当下”——文昌盅盘舞保护与创新对话录

在海南文昌这片文化沃土上,盅盘舞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日,我们与这项传统舞蹈的守护者展开了一场关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深度对话,共同探讨非遗文化的保护与创新之道。

团队: 我们注意到盅盘舞在当代传承中面临着诸多挑战。作为保护团队,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让这项传统艺术焕发新的生命力。

非遗传承人: 确实如此。盅盘舞源于纪念冼夫人的传统民俗,但随着时代变迁,年轻一代的关注度在下降。

团队: 我们尝试通过现代科技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运用动作捕捉技术记录标准动作,建立数字化档案,这样既能保存原汁原味的舞蹈形态,又方便后续的教学传播。

非遗传承人: 这个想法很好。我们老一辈最担心的就是技艺失真,数字化的确是个可靠的保存方式。

团队: 除了保存,我们还特别注重创新传播。近期开发了一套简化版教学课程,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快节奏的生活。

非遗传承人:教学创新很重要,守正创新,文化才能生生不息。传统教学方式确实需要与时俱进,但核心的文化内涵不能改变。我们要注重挖掘舞蹈背后的文化故事,用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同时尝试跨界合作,让传统艺术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吸引更多年青群体的关注。

f046c911-1485-48c0-9ae1-fada0182daf4

团队:我们在改编时特别邀请文化学者参与,确保每个动作改编都保留原有的文化寓意。比如”婚庆舞蹈”的改编,既简化了难度,又完整保留了感恩自然的传统内涵。

非遗传承人:看到你们如此用心,我就放心了。传统需要守护者,更需要创新者。

39fc6020-bebf-4ac5-8203-a321f187528e

团队: 其实我们更想听听您的建议。作为传承人,您认为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非遗传承人: 传承人的培养是关键。现在愿意静下心来学习的年轻人太少了。

团队: 这正是我们下一步的重点工作。我们计划建立更系统的传承体系,培养新一代的传承人。同时继续探索创新表达方式,在保持文化本真的基础上,让盅盘舞绽放时代光彩。

在这场真诚的对话中,传统守护者与现代传承团队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我们深切感受到非遗传承人的坚守与创新,盅盘舞的保护既需要坚守文化根脉,又要勇于创新突破。正如对话中非遗传承人说的:”守正创新,方能生生不息。”让我们共同期待这项古老艺术在新时代绽放异彩。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