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秋意渐浓的11月,一则关于红色文物捐赠的消息,为上海的文化园地增添了一抹厚重的历史底色。11月3日,开国大将肖劲光之子肖纪龙先生与孙子肖墨寒先生,怀着对先辈的崇敬与传承红色基因的热忱,将肖劲光大将的一幅晚年书法作品,正式捐赠给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红星璀璨专项基金。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红星璀璨专项基金主任白凝素女士代表基金郑重签收,这幅承载着革命先辈精神与家庭温情的书法作品,从此有了新的 “归宿”,也让那段峥嵘岁月里的初心与坚守,得以更鲜活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要读懂这幅书法作品背后的深意,首先要走进它的创作者 —— 开国大将肖劲光的人生轨迹。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杰出领导人,肖劲光大将的一生都与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紧密相连。他是新中国海军的主要创建者之一,从战火纷飞的年代到和平建设时期,始终以坚定的信仰、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而在硝烟散尽后,这位铁血将军也有着对文化艺术的热爱,书法便是他晚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笔墨之间,尽显一位革命老者的情怀与风骨。
此次捐赠的这幅书法作品,有着一段格外动人的创作往事。据肖劲光大将之子肖纪龙先生深情揭秘,这幅字是肖大将在 80 岁高龄时,于家中亲笔书写而成。彼时,肖大将的身体状况已大不如前,岁月的沧桑与常年的征战操劳,让他的精力逐渐衰退,反映在书法作品上,便是笔触不如早年那般苍劲有力、气势磅礴。但即便如此,肖大将依旧保持着每日练字的习惯,在一方书案前,以笔墨为伴,在横竖撇捺间坚守着内心的那份执着与热爱。这份对文化的坚守,何尝不是他革命精神的另一种延续 —— 无论身处何种境遇,始终保持着对生活、对理想的热忱。
而在肖大将晚年练字的岁月里,有一个身影始终陪伴在他身旁,那便是他的夫人伟涛女士。伟涛女士与肖劲光大将相濡以沫,在肖大将的晚年生活中,她不仅是生活上的照料者,更是精神上的同行人。每日,当肖大将伏案练字时,伟涛女士总会静静陪伴在侧,为他研墨铺纸,或是在他稍作休息时,与他一同品读经典、畅谈人生。那些平淡却温馨的日常,是革命伴侣之间最深沉的相守,也让这幅晚年书法作品,承载了更多家庭的温情与岁月的暖意。伟涛女士用自己的陪伴,为肖大将的晚年生活增添了一抹柔软的色彩,也让我们看到,伟大的革命先辈背后,有着同样值得敬仰的平凡坚守。

▲肖劲光大将(左) 伟涛夫人(右)
据肖纪龙回忆道,这幅书法作品能够完整地呈现在今天,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细节 —— 装裱前的签字,是由当时肖劲光大将的秘书马东坡先生代写。或许在外人看来,这只是一个小小的 “代笔” 环节,但背后却满含着警卫员对老首长的敬重与关怀。在那个特殊的时期,马东坡先生始终陪伴在肖大将身边,见证着老首长的坚守与不易。当肖大将因身体原因难以亲自完成签字时,马东坡先生怀着对老首长的深厚情感,小心翼翼地代写签字,让这幅承载着肖大将晚年心血的书法作品得以完整。这一笔,不仅是对作品的补充,更是革命情谊的生动见证。
文章内容由肖纪龙先生口述